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2025年6月28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组织师生赴万宁市兴隆咖啡博物馆、六连岭红色革命纪念馆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赋能红色未来”主题党日活动。深化党员对华侨爱国史的认知,将红色基因融入学科建设,以生态理念引领实践创新,推动"党建+研学+产业"融合。
上午10时,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郑力乔、党委副书记卓越率师生代表抵达万宁市兴隆区吉纳客咖啡博物馆,与万宁市副市长郑忠发、博物馆董事长张庆文、台菊青院长等共同出席“红色研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双方围绕“三情文化”(领袖情怀、归侨情结、百姓情谊)展开座谈。
郑力乔书记指出:“兴隆归侨“一把锄头一顶笠”的垦荒精神是鲜活的红色教材,基地的建立将推动师生把侨乡口述史研究、红色文旅数字化创新等项目扎根实践,激活红色旅游资源。”
台菊青院长也就红色资源赋能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了深度研讨,她表示,兴隆咖啡不仅是华侨文化的载体,更是海南自贸港“开放包容”精神的象征。通过“赤豆红旅”等品牌活动,将红色基因、咖啡品质与青年创业激情结合,打造“中国咖啡”文化符号,助力海南自贸港在全球咖啡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下午,师生们前往万宁六连岭红色革命纪念馆,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庄严列队,重温入党誓词。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们通过历史文物、影像资料深入了解六连岭革命根据地“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英勇事迹,感悟琼崖革命先烈“跟党走、建家园”的坚定信念。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结合兴隆"以咖啡产业践行生态保护与红色传承"的实践,依托其爱国主义历史资源,搭建"红色教育+生态实践+双创赋能"的研学平台。将华侨爱国情怀与咖啡中的红色基因转化为“精神密码”,以“咖啡+科技”“咖啡+文创”的创新实践激活自贸港“海南好物”品牌潜力,推动红色教育从“静态瞻仰”向“动态赋能”跨越。
相关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