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陈斐副研究员为我院师生做线上学术报告
时间:2021-12-27
12月22日晚,受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文艺研究》杂志社编辑陈斐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线上讲座。讲座以“学术论文的选题与写作”为题,陈斐老师结合个人治学经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畅谈了将近两个小时。中文系杜梁教授主持讲座,学院教师以及汉语言文学和秘书学专业18级毕业生聆听了陈老师的精彩发言。
陈斐副研究员从选题的重要性谈起,“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一个好的学术选题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选题,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生命。那么什么样的选题才具有创新性呢?陈斐将创新分为四个大类:自立门户式、纠正谬误式、填补空白式和提升像素式。
陈斐副研究员重点谈了自立门户式创新。学术研究上自立门户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为此研究者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应当关注当前国际上前沿的理论和方法。前沿西方理论曾经为中国社会科学注入了强大活力,今后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要点。陈斐建议大家重视新出版的重要学术著作和学术界重量级学术期刊的理论动向,不能仅仅盯住自己熟悉的一亩三分地。其二,陈斐号召响应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指向,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大体系”立足中华文化本位立场,研究者通过细读经典文本,从个体生命体验出发,构建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理论体系,然后再用该体系来指导当下的创作和研究工作。只有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出发,“两条腿走路”,才能打开科研局面,开创自立门户式的研究。此外,陈斐认为,纠正谬误式的研究应当捕捉与现有文学史叙述不一致的地方,为此研究者需要对经典文本展开细读。填补空白式的研究不能简单地在原有理论框架下改换研究对象,这种创新其实意义不大。真正的创新应当能够激活研究对象的存在意义,这才是有价值的“填补空白”。提升像素式创新需要丰富和细化前人没有注意到的研究细节。
讲座第二方面的内容是学术论文的写作。陈斐认为,论文的结构始终是第一重要的因素。作者要特别重视论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为此,科研人员应当特别重视培养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自觉学习逻辑学理论。他提出优秀的论文应当是一座“金字塔”,题目、章节、段落之间相互支撑。陈斐副研究员特别重视汉语的欧化现象,一些作者喜欢构造长句,导致语病丛生。他建议大家写作论文时多用短句,力求语言表达简洁、严谨、通畅。
提问环节,师生踊跃发言,陈老师详细解答,师生受益匪浅。杜梁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点评。他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谈了讲座带来的启发,认为学术研究的中华本位立场是一个蓬勃有生机的发展方向。他呼吁学院教师增强方法论意识,着力提升科研水平,鼓励同学们以本次讲座为契机,认真思考论文的选题和写作,提升毕业论文水平。
《文艺研究》杂志简介:《文艺研究》是涵盖文学艺术各个门类,主要包括文学艺术的一般理论(美学文艺学)研究,文学、戏剧、影视、造型艺术等部门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研究,外国文艺理论、文艺思潮、文艺流派的研究等内容的文艺理论刊物。《文艺研究》主要设有访谈与对话、当代批评、理论专题、图版、书评等栏目。《文艺研究》是文艺理论期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21-2022)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2020年版),被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
相关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