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学子专业知识素养,3月20日,我院在四栋报告厅进行“人文讲堂”第七讲《小说的文本间性》。主讲人毕光明老师是中国小说学会的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常务理事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讲座由我院杨兹举院长主持。副院长文珍教授、党总支副书记陈石研及相关专业老师出席讲座。

毕老师以新世纪小说为例深入浅出的向师生们解读了小说的文本间性。首先,针对文学评论界争议颇大的当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比较之争,毕老师引经据典,充分肯定了现代文学的突出成就,接着又具体阐述了小说文本间性的含义,即文本的互文性。毕老师举例阐述道,朱山坡的小说《灵魂课》视角独特,从一个被动的追梦者的角度展开故事,揭示了城市畸形发展,拜金主义盛行以及都市人精神迷失的问题。小说中的人物与鲁迅小说中的祥林嫂有着明显的相似性。另外,莫言的《月光斩》和鲁迅的小说互文,体现人格精神的同时,也很好地展现小说文本间性,含义丰富。
毕光明老师阐述流畅清晰、诙谐幽默,特别是叙述小说内容时更是声情并茂。讲座接近尾声时,同学们纷纷向毕老师虚心请教,他一一解答并进行了深刻的诠释。
最后杨院长作总结性发言:“毕老师从小角度切入却洞开了无限丰富精彩的文学世界。希望同学们多读文本,善读文本,读好文本,善于发现,善于比较,读出感觉来。”